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Innovation --> Creation

奧地利籍經濟學家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對"經濟衰退"的說法,他的主張是:每一次的衰退都是一次「商業週期」(business cycle)探底的過程。原因是由於「舊的生產方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當景氣到達谷底時,社會會出現一批新的創業家,他們帶來「新的生產方式」,經濟開始成長。
創業家投資成立企業,通常有兩種風險,第一種是「市場風險」,第二種是「技術風險」。面對如此快速變化的市場,要承擔這兩種風險,需要創造、實力、資金、運氣...有很多必須考慮的地方。如果用舊有的觀念來解讀這個市場,是不可能了解這個市場的。但是我們台灣中年菁英不斷譴責成績越來越爛的大學生,卻從不深思這群人之中會不會誕生出像Bill Gate、Steve Jobs、Michael Dell這一類大學沒畢業,但是卻全然改變世界商業規則的人。
我想台灣的中年菁英會有這樣子的做法是因為台灣總是處於負面的環境之中,導致很多人沒有正向思考的能力,這些中年菁英正面思考的能力就已經這麼差了,那台灣年輕人應該很難擁有正面思考的能力吧!
有一個故事說,小時後,老師都會叫我們寫一篇作文,有一位學生寫說,我以後想要當一個小丑,如果這位學生在台灣,老師會覺得說「唉,孺子不可教也。」;那如果他在美國,老師會給他一個評語「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正面思考的能量是很強大的,我想台灣社會缺少的就是這個。

部分文字節錄自安麗月刊十月號
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 詹偉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