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30歲"登"大人的五堂課
一、心理學
-->追求: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獨立: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心理&經濟上的獨立)
-->目標:築夢的心理建設
-->探索:了解自己的長處以及侷限
-->理解:同理中找到雙贏
「做自己」的最核心,是強烈的同理心
-->視野:以閱讀培養格局
閱讀&創造力在大腦中是由同一個神經機制掌控
二、經濟學&財務管理
-->建立"理性推演的邏輯思考習慣"
三、管理學
-->培養面對未知的能力:領導&創新
四、健康學
-->村上春樹說:「要處理真的不健康的東西,
人必須盡量健康才行。」
五、志工學
-->諾貝爾得獎者傅利曼:「利他才是問心無愧的利己」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義賣商品【希望隨行杯包組】
讓弱勢學生學習不弱勢,開起多元未來
http://hopemaker.event2.tw/product.asp
過去一年,在安麗「希望工場」助學計畫下,共捐助NT$5019697元補助款至台東縣清寒學生專戶,共有2498人次學生受到幫助。為了讓他們安心上學,上下學期共幫1280人次弱勢學生繳清代收代辦費,金額達NT$1819967元;同時有八所偏遠國中,獲得NT$3200000元補助款,用於充實教學計畫、提升教學環境及設施。為了繼續讓台東偏遠地區的弱勢學生擁有更多教育資源,今年,安麗希望工場邀您繼續共襄盛舉,幫助他們學習不中斷,有更多機會選擇未來!
今年安麗「希望工場」邀請知名圖文作家彎彎跨刀合作,推出愛心義賣商品【希望隨型背包組】。
l 本公益產品由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立達啟能訓練中心負責整理包
裝。
l 義賣利潤全額捐贈台東縣國中助學計畫。
l 希望隨行杯包組是台灣製造的高品質商品,堅持把工作機會留在台
灣,用愛永續經營。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我聯絡。FB、e-mail皆可。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Innovation --> Creation
奧地利籍經濟學家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對"經濟衰退"的說法,他的主張是:每一次的衰退都是一次「商業週期」(business cycle)探底的過程。原因是由於「舊的生產方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當景氣到達谷底時,社會會出現一批新的創業家,他們帶來「新的生產方式」,經濟開始成長。
創業家投資成立企業,通常有兩種風險,第一種是「市場風險」,第二種是「技術風險」。面對如此快速變化的市場,要承擔這兩種風險,需要創造、實力、資金、運氣...有很多必須考慮的地方。如果用舊有的觀念來解讀這個市場,是不可能了解這個市場的。但是我們台灣中年菁英不斷譴責成績越來越爛的大學生,卻從不深思這群人之中會不會誕生出像Bill Gate、Steve Jobs、Michael Dell這一類大學沒畢業,但是卻全然改變世界商業規則的人。
我想台灣的中年菁英會有這樣子的做法是因為台灣總是處於負面的環境之中,導致很多人沒有正向思考的能力,這些中年菁英正面思考的能力就已經這麼差了,那台灣年輕人應該很難擁有正面思考的能力吧!
有一個故事說,小時後,老師都會叫我們寫一篇作文,有一位學生寫說,我以後想要當一個小丑,如果這位學生在台灣,老師會覺得說「唉,孺子不可教也。」;那如果他在美國,老師會給他一個評語「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正面思考的能量是很強大的,我想台灣社會缺少的就是這個。
部分文字節錄自安麗月刊十月號
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 - 詹偉雄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誰偷走你的健康
Bad Habit:
打電腦:最直接的就是對眼睛的傷害,必須多補充維他命A、維他命B群、歐越莓熬夜:導致免疫力下降、自律神經失調、腸胃疾病、心臟病風險,熬夜最需要補充的就是維他命B群
咖啡:導致骨質流失,必須補充鈣質
酒:必須補充維他命C、維他命B群、葉酸
抽菸:必須補充大量維他命C
The Others:
運動:鐵(幫助血液運送氧氣)、維他命C、維他命E(幫助細胞修復)、維他命B群
服用類固醇:類固醇會增加骨質流失,多補充鈣質
月經:鐵、葉酸、鈣(使全身肌肉正常收縮)
服用抗生素:抗生素會把身體內無論是益菌、壞菌通通殺死,所以要多補充乳酸菌
正確養生習慣:
1.良好的飲食習慣
2.良好的睡眠
3.適度的運動
4.良好的生活習慣
5.良好的休閒生活
6.良好的營養補充
7.定期健康檢查
8.宗教信仰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Admiration
Gossip Girl裡面的奢華、愛恨情仇、勾心鬥角、永遠花不完的錢。
One Tree Hill裡面一開始的normal美國高中生活,轉變成朋友、家人的關係,長大後面對工作、生活上發生的種種事情,生離死別,the point is他們的心是聯繫在一起的。
The L World裡面每個人總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勇敢的去做,大膽的表現出自己的情感。
The OC....
這些影集裡面,每個人都是在做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勇往直前。我羨慕裡面的種種,最羨慕的ˊ是他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但現實中,不是我想要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我得考慮東考慮西,考慮經濟狀況、別人的想法...這些是從小培養起來的感覺,必須去在乎的感覺。
我也很羨慕身邊的朋友們,看似大家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就算不知道他們還是有個退路,但是我沒有退路,即使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該怎麼做,我還是得走一步算一步。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自慢 - 何飛鵬
1.擁有正確的觀念,形成正確的態度
2.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
3.有情有義
4.別跟魔鬼打交道
5.Back to basic
6.信用
7.「負擔不起的奢華」真的會害死人
8.守本分
9.Just do it
10.行動力是在不斷的行動中學習成長,執行力是在不斷的工作中,修正錯誤、較準方向,工作的成果也是在行動與執行中完成
11.進步是需要瞭解自己的缺點,再去學習改進
12.工作成就定律:工作成果(Performance)=能力(Ability)x態度(Attitude)
13.學習 Any time,any where (對陌生的事情擁有超強好奇心)
14.心中無小人
15.「慧」不如「癡」。慧易成事,但難成大局;癡似呆拙,一點一滴,最後終能成就不凡的格局 (Step by step)
16.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關鍵不在學習方法,而在學習「人」,學習成功者的態度、思維、特 質、風度、氣量,這些才是成功的核心,也是方法背後的潛在要素
17.策略,在正確的時間選對的事做,做對的事;執行力,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對、做好
18.第一時間,勇於面對 (把最多的時間和精力,分配給心裡不喜歡做的事)
19.工作不當在野黨
20.承認自己是壞人
21.把事情做好,就算難做也好做;沒把事情做好,就算好做也難做
22.追根究底 (Be a expert)
23.做決定時,少用判斷、多用計算,儘可能量化
24.工作成就基本原則:把複雜的事情變簡單
25.想清楚、寫下來、說出來
26.不只是「有做、做完」還要「做對、做好」
27.面對忙碌的工作,講究的也是質的完美,要養成好的工作習慣,一步步的完成 每一件事,寧 可慢,不要錯,這才會回到工作的正軌,做完一件少一件的檢法邏輯
28.準時是經營的原點
29.Be a 「好用」的人:態度開放、不自我設限、專長多樣、學習力強、可塑性高、願意挑戰新事 物
30.Be a 學習型人才:
態度:多元價值觀、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應變能力)、面對挑戰的喜悅方法
31.專業
32.We are the best,I am the best.
能力可以慢慢培養,但態度上自我期待一定要高,有心就能成就一流人才
33.成長:
內心,自我的期待
外力的壓迫
重點是自己要願意承受挑戰
34.柔軟度
35.以老闆的角度去看事情
36.朔造「假如公司是我的」的情境:
回饋機制的制定
明確的績效評估與追蹤考核
37.做不完定律的「重點法則」:
分辨什麼是重點工作 (百分之二十)
花全力處理重點工作
用最簡單有效簡化處理非重點工作
如果還做不完,從結構面來改善工作內容及流程
運用 八十/二十法則
38.「追隨內心的呼喊」:每一次要改變時,認真的問自己未來我想要的是什麼。
39.不去思考事情可能不可能,只去想如何完成。
40.寬恕、諒解、海闊天空
41.樂觀,機會永遠是留給存活最久的人
42.「這不是我的興趣」-->認輸逃避
43.傑出的主管應該有能力改變環境。把公司的不足,當做不可改變的假設,然後在這個基礎上, 用自己的力量尋求解答。
44.大氣,心胸寬大。
骨氣,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看法。
志氣,對自己有期待、對未來有想像。
45.「陌生拜訪」是銷售行為中最困難的一項。In fact,只要自己胸襟開闊,不畏懼陌生人,陌生人 也就不會拒絕你於千里之外,就把陌生人當今天開始認識的朋友吧!
46.精打細算是必要的,但是打大算盤,理所當然,千萬別打小算盤。
47.「解釋」成為每一個人最無力、最可笑的自衛行為。
「Never retreat, never explain, get it done, and let them howl.」
「不撤退、不解釋,把事情做對做好,外界笑罵由他!」
48.當所有人都反對你時,你怎麼敢勇往直前?
KEY:冷靜與傾聽,冷靜是要驅趕熱情所形成的衝動,傾聽是要判別別人意見的思路。
49.不論怎麼「憤怒」,不能失控,一定要在自己安排的劇本中進行,否則還是要付出代價
50.當外界瘋狂時,尤其要冷靜。
51.對自己的能力保守,對組織謙卑。
52.PDCA(管理循環,計畫Plan、執行Do、檢核Check、反饋與改進Action)
53.勉強
一生,至少要當一次傻瓜
製作人:胡釗維、孫秀惠 研究員:蘇鵬元
瑞士詩人拉瓦特(Johann Kaspar Lavater)說:「傻瓜從聰明人那兒什麼也學不到,聰明人卻能從傻瓜那學到不少。」
精明計較可以讓人生存,但還有一群人反其道而行,他們從「傻」找到快樂的源頭;他們用簡單的利他動機,直接的行動,換來單純的快樂。我們把這種精神稱之為「新傻瓜精神」。
可能只是晨跑時替公園的花木澆水、多種一棵樹,讓環境更綠、或者只是給別人多一點意外的擁抱。「新傻瓜」其實隨時可做,利他助人開啟的快樂泉源,卻是更深層的快樂。
轉錄至商業周刊 第1138期 2009-09-14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2009.10.07
今天心情很差,還沒出社會以前總是覺得自己可以簡單的找到一份薪水還OK的工作,但是現在,我卻在做這種我高中畢業就可以做的工作,讀大學,何必勒。其實很想在安麗這個事業上衝刺,但是傳統上大家對直銷的觀念總是不好,雖然我以前就覺得說直銷不就是業務的一種嗎?還不是在賣東西,又沒有犯罪,但是很多人總是認為不好。直銷,就是直接銷售的意思,人與人面對面銷售。在加上,我不太想跟朋友大力推銷,只是讓他們知道而已,我只能把市場放在陌生市場,陌生試場是必須累積才有成果的,一開始一定沒有太多成效,沒關係啦!加油吧!我希望我每天忙忙碌碌可以在未來得到我想要的結果,而不是瞎忙。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訂閱:
文章 (Atom)